清晨,和煦的陽光灑在杭州市余杭區萬和社區的生態綠道上,微風拂面,令人神清氣爽。正在綠道上散步的居民張大伯和鄰居開心地聊著天,細數這幾年家門口的變化:“現在吃飯、買菜、看病、鍛煉都在家門口,連孫子托班都不用操心了,這樣的日子我們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啊!”這番樸實的感慨,正是余杭區以黨建引領推進完整社區建設的生動寫照。
近年來,余杭以打造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為目標,以黨建引領為“動力源”,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堅持把完整社區建設作為城市更新的基本單元,積極推進完整社區建設。目前全區51個社區獲評省級未來社區,建成覆蓋率達50%。開展完整社區建設以來,近三年新增黨群服務中心62個、街道級—社區級—小區級三級鄰里中心48個、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68個、社區食堂31個、托育機構58個、嬰兒照護服務驛站60個、社區衛生服務站24個、城市書房65個,盤活利用企事業單位存量用房8萬余方,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平均指數從73.49分提高到82分,增幅11.6%。
黨建引領,統籌規劃協同推進
強化黨建統領,構建“1+N”政策保障體系。在黨組織引領下,聚焦組織架構、資金要素等關鍵環節,完善頂層設計和保障機制,形成以余杭區未來社區建設實施方案為主軸,配套資金管理辦法、長效運營評價辦法等政策文件為支撐的“1+N”政策體系,為各項工作高質量落地提供制度保障。
貫徹黨的戰略決策,系統構建項目推進體系。系統梳理和整合全域社區資源,編制《城鎮社區建設專項規劃》和《余杭區未來社區三年創建計劃(2023-2025年)》,形成項目庫和時間表,目前已提前完成“十四五”未來社區建設目標。
推進黨建引領協同,促進社區建設成果落地。將規劃、投資、建設、管理、運營等目標和內容進行銜接和聯動,共繪一張藍圖。如華興社區在黨組織統籌下,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危房自主更新、電梯加裝等工作,實現“綜合改一次”,增設公共空間4732平方米,完成電梯加裝35臺,改造后實現每百戶公共服務設施面積150平方米。
三問于民,公共服務集成落地
問需于民,補足社區設施短板。以城鎮社區建設專項體檢為基礎,全面開展社區公共服務設施調查,通過開設社區熱線、設置意見箱、開展入戶走訪、組織座談交流等多種渠道,廣泛收集群眾的意見建議,形成詳實的居民需求清單。如萬和社區以黨建統領、全齡覆蓋、多場景服務的“1+5+X”體系為指引,打造8000平方米“果嶺幸福滿倉共同體”片區級鄰里中心,融合黨群中心、老年學校、嬰幼兒驛站、衛生服務站等37個場景,打造一體化服務空間,滿足居民多方需求,成為片區級鄰里中心的標桿樣本。
問計于民,共商共議凝聚共識。在社區建設過程中,堅持“眾人的事眾人商量”的原則,吸納群眾的智慧和經驗,將群眾的合理建議轉化為政策舉措。如良渚文化村社區誕生了大型小鎮業主自律公約——《村民公約》、南滕社區居民逐步探索出順應城市生長和在地文化的鄰里公約——《天空公約》,社區居民們自主推行和實踐文明行車、車頭向外擺放、垃圾分類處理,交匯成自治文明的風景。
問效于民,建設成果共惠共享。充分發揮黨組織核心引領作用,通過黨員先鋒帶頭和黨建聯建賦能,確保建設成效長效惠民。如毓溪社區形成“黨委統籌、多元參與、居民共治”工作格局,培育23個社團,年均開展活動300余場,每年舉辦鄰里生活節,單次吸引數萬名居民熱情參與。
多方聚力,切實提升民生福祉
以幸福紅立方為抓手,三方協同破解治理難題。在完整社區建設中,全面加強基層黨建,創新社區工作方法,持續推動社區、業委會、物業企業三方協同共治破難提升,迭代優化三方協同共治實踐路徑。如新明社區創新“新心向融180”黨建品牌,通過“加減乘除”組合拳驅動“三駕馬車”協同共治,推動物業企業、業委會“雙向進入、交叉任職”,信訪下降55%,成功實現由“亂”到“治”的蝶變。
以數字賦能社區建設,探索運營可持續。聚焦基層減負,目前已將原有數字化平臺統一整合至余杭區民生服務統一入口“看余杭”,同時將駕駛艙整合至“余智護航”,與基層治理等多平臺一屏貫通,2024年10月上線以來,“看余杭”客戶端日活保持在1.2萬次/天,已聯動278個商家,上架591個商品數,累計兌換23400次;累計發布活動2731場,累計參與39122人次;可預約場地219個,累計預約7121次。同時探索創新可持續運營機制,如倉前街道創新開展“片區賽馬”運營機制“333”工作法,逐步從片區一體化運營擴展到街道全域“市政+空間+資產”大物業運營,預計推動運營成本下降13.04%,實現片區有效運營的提質降本、增效減負。
以多方資源整合,提升服務品質。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服務優勢”,探索以社區黨委為主導、社會組織為支撐、志愿團隊為補充的聯動機制,不斷提升居民滿意度。如良渚文化村社區與轄區內良渚博物院、社區公益基金會、虎哥回收公司等黨組織成立黨建聯盟,凝聚各方力量推動社區建設,建立包含360余名達人的資源庫,依托社區村民學堂、常青藤學院等42個學習載體開展“線上+線下”授課。
“完整社區建設是落實‘四好’建設,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的重要內容。”余杭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委書記、局長陳小平表示,接下來,余杭住建局將認真貫徹國家及省市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的相關工作部署,圍繞“有效服務、有效運營、有效投資”等“三個有效”的工作導向,持續堅持黨建引領,硬件上,持續完善社區服務設施,打造宜居生活環境,推進智能化服務;軟件上,以三方協同,幸福紅立方建設為載體,健全社區治理機制,因地制宜實施完整社區建設,為杭州打造中國現代化的城市范例貢獻余杭力量。